您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学会动态

乡村振兴,湖北期刊人作出新贡献 ——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赴黄石新港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10-10浏览次数:208次

乡村振兴,湖北期刊人作出新贡献

——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黄石新港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是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蓬勃发展的一年。为此,党支部做出决定,要求学会响应湖北省科协的号召,整合资源,积极参与湖北省科协发起的技术、送培训、送科普下基层活动。

    为了将这项民心工程做到位、做扎实,经研究学会决定整体活动分三步走

    一、深入基层,摸清情况

    通过细致的调研工作,了解到该地农村基层群众中病返贫的情况不可小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民兄弟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甩开膀子建设乡村由此看来,先进的医疗技术,培训乡村医生普及基层群众的医学科普知识,是我会此次基层的重要任务。

    二、依靠会员单位,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组织一支医疗技术精良的专家队伍。

    湖北省科协提出的送科技送培训送科普”(以下简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紧紧依靠会员单位,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1.做好通联工作,使学会与黄石新港方面的联系保持畅通,确保乡村振兴工作顺利进行。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张瑞主任充分发挥积极的沟通作用。

    2.《临床内科杂志编辑部的主任多年来一直积极支持学会送医疗卫生下乡工作,充分体现了期刊人的社会责任及担当。为了践行省科提出的工作,张敏主任特集锦临床内科杂志2015年至2024年心血管内科报道专题,精装成册,为黄石新港地区基层临床医生提供专科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分享。此外,学会还带去一批医学期刊,一并赠送给了黄石方。

    3.中部战区武汉总医院,《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的马廉亭主编,多年积极支持学会医疗卫生下乡工作,全心全意为农民兄弟服务,充分体现了军民鱼水情。

    4.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部的曹永茂主任,在调整专家门诊时间后,背着检测仪器前往黄石新港为农民兄弟服务。

   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资深专家向晋涛教授,背着他和景永明教授的专著《临床心电散点图学》奔赴黄石新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6.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期刊社的曾宪涛教授,接到任务后,迅速协调心血管病专家赵芳教授驰援黄石,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7.多次参加学会医疗卫生三下乡的名刊——《护理学杂志》,特派经常参加学会送医疗卫生下乡的资深护理专家吴红艳副主任医师,背着沉甸甸的《护理学杂志》奔赴黄石新港,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会员单位的鼎力支持,一支装备精良的专家队伍组成了。

    三、服务基层群众全心全意。

    2024年9月25日,我会组织专家一行到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韦源口镇开展“送技术、送培训、送科普”工作。

    9月26日,专家集中精力对该地区基层医生开展最新医疗技术培训。中部战区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中国血管内神经外科创建人之一马廉亭教授“颅内与椎管内动静脉瘘50年诊治经验”为题,向在场医务人员详细讲述了他在诊治颅内与椎管内动静脉瘘过程中总结出的9条经验,并鼓励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坚持实践第一、疗效为金、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的原则。

    赵芳教授、向晋涛教授分别以“急性胸痛的鉴别”、“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与指导;曹永茂教授介绍了导致听力损失的相关疾病和不良习惯,强调了"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干预"的三早原则吴红艳老师在讲课中指出,“筑巢引凤”、“安居乐业”,是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站位,确保他们安心为患者服务的好办法。她还强调,对护理工作的偏见,不重视,是错误的。我们务必在更大范围内,尤其是在基层,普及护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只有护理工作的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与进步。

    听了名医的讲课,参加培训的基层医生感慨良多。他们纷纷表示感谢党,感谢习主席对基层医生的关爱与栽培。他们说,党的政策好,我们不用跋山涉水,劳神费力到远方去参加培训了。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名医的真传。

    每位讲课的名医都是本着初心永在,使命不改的态度,非常认真地编写讲义,准备课件。他们满怀激情地表示:不负人民不负党,我们走后要将这些最新的医学知识留给当地医生学习。今后当地医生遇到了问题,可随时向书本请教。

    开展义诊是本次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头戏”。优质医疗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名医是保护患者健康的使者。现在这些大专家来到了农民兄弟的家门口,患疑难重症者不用往武汉跑了。异地求医,有诸多不便,且不说精神上的压力大,经济上的压力也不小。求名医看病不用说挂号费贵,即使有钱也不见得挂得上号。现在好了,大专家送医上门,热心为农民服务,充分体现出了党对人员群众的关爱。农民兄弟得此消息后奔走相告,从四面八方赶到义诊现场:有拄着拐杖来的,有家人用轮椅推着来的,更有拖儿带女来的,总之,都是抱着求医若渴的心情而来。名医不负众望,看病认真严谨,而且每人都带一位基层医生,一边诊断,一边传授治病经验,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这种接地气,重实际,讲实效、实用的办法,是老百姓期盼已久的好办法。

    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是基层医生的期盼。

    在离开黄石新港之前,每位专家都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当地医生遇到特殊情况时可随时联系,使他们感到权威名医就在身边,工作起来更有胆力。

    结语。我会此次赴黄石新港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是成功的。成功在于:

    一是双方党组织站位高,胸怀大局,故在对接工作中一拍即合,相互支持。

    二是党的政策好,深得民心,乡村振兴,乃众望所归,群众拥护,积极支持。

    三是人民群众觉悟高,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仅以《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主编马廉亭教授为例。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党培养的医生,听党的话是我终身的使命与担当。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年近九旬的马教授,下乡的前一天还在打针吃药。谁劝他不下乡都不行。他说:“我年事已高,为农民兄弟服务的机会不多了。我一定要去”。

    参与策划本次活动的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张瑞主任表示,希望通过这次乡村振兴工作机会,为新港园区医务工作者提供有效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思路。

   党有这么多优秀的儿女,办什么事都能成功!

   乡村振兴,人人开怀。望未来,共创城乡医疗辉煌,指日可待!

 

(卢先蓉/文/图)